William O’Neil 是著名的美股交易專家, 著作包括《大牛股樣板手冊》、《笑傲股市》、《股票買賣原則》等, 他的核心思想是透過選股和圖表分析找尋動能股, 美股交易大師David Ryan 是他的徒弟。William O’Neil 曾經當過股票經紀人, 因此對散戶投資者的投資心態很了解, 知道一般投資新手會犯怎樣的錯, 他在他的著作中曾經提到一般散戶投資者會犯的18個錯誤。
錯誤1: 沒有訂立選股條件
大多數散戶投資者買入股票前, 都沒有想過一些選股條件或規則, 他們不知道怎樣挑選好股票。散戶投資者通常都是存了錢, 然後有一天想到要買些股票做投資, 於是隨便看看當時新聞媒體說些什麼, 就買什麼。這麼做的話通常會買到些三四流的股票, 而不是好的、一流的股票。
錯誤2: 接掉下來的刀子
大多數散戶投資者想要買便宜貨, 於是他們看到某隻股票大跌的時候, 便會覺得很吸引, 不了解原因, 不等待股價反彈, 在下跌趨勢中便嘗試抄底接刀。散戶投資者覺得這樣做是撿便宜, 但這樣做很可能造成大錯! 如果股價下跌的原因是公司出現嚴重問題, 股價會一直下跌不回頭, 甚至除牌下市, 撿便宜變成了昂貴的教訓!
錯誤3: 加碼攤平不服輸
加碼攤平是散戶投資者常常使用的策略。舉個例子, 投資者用 $10000元在股價$40時買進某股票, 如果股價跌至$30, 投資者便加碼 $10000元再次買進這隻股票。如此一來, 平均成本價變成$35, 縮小了與現價的距離。散戶做這種不服輸的行為終有一次會鑄成大錯的, 跌更多買更多, 原先的小虧會變成大虧。
錯誤4: 愛買低價股
相比買50股股價$200元的股票, 散戶投資者更喜歡買5000股股價$2元的股票, 他們覺得這樣做會很爽, 感覺更好。可是, 在投資的世界, 投資者要買最好的, 而不是最低價的。以美股來講, 股價$10元以下難有優質股, 況且低價股的波動很大, 也不受基金或機構投資者青睞, 股價難以維持長期漲勢。
錯誤5: 不願做功課
不少散戶投資者認為股市是個能快速致富的地方, 他們錯誤地認為投資很簡單, 不需要花時間學些什麼。然而, 事實不是這樣的! 投資者需要擁有足夠的投資知識, 對市場有充分的了解和訓練出判市的能力, 交易前還要制定交易計劃。想走捷徑只是以身犯險!
錯誤6: 依賴專家小道消息
散戶投資者喜歡從各媒體聽取小道消息或是專家意見。很多時候, 新聞媒體會對一些未經證實的消息大造文章, 或邀請一些專家加以評論, 希望能把新聞炒作一番。這樣很容易引起散戶投資者的FOMO情緒, 把千辛萬苦工作賺來的血汗錢就這樣虧掉是很冤枉的。
錯誤7: 貪圖股息或低P/E
大多數散戶投資者喜歡高股息的股票。可是, 股息率與公司的未來發展及盈利能力無關, 派發高股息亦代表公司不打算拓展業務, 高股息的股票不是成長股倍升股的特徵。況且, 股市兩日的波動已能抵消獲得的股息。貪圖低P/E則更危險, 低P/E的原因可能是公司的前景不理想而遭投資者拋售, 貪圖低P/E撿便宜很可能撿到破爛的東西。
錯誤8: 不願探索新知識
大多數散戶投資者只投資十分熟悉的公司, 例如銀行、食品、日用品等等公司的股票, 一些認識很淺的東西, 大多數散戶投資者都不敢去碰。現時資訊發達, 碰到不太清楚的事物, 可以透過互聯網搜尋得到基本認識, 並進一步了解。這些小小的研究功夫都是投資者應該做的事, 不要局限自己的投資選擇。
錯誤9: 喜歡聽明牌 (聽冧把)
大多數散戶投資者喜歡打聽親戚朋友買了什麼, 或券商營業員和顧問給的意見。你的親戚朋友給你的意見可能是令你輸錢的意見, 為何對他們那麼有信心? 至於券商顧問的意見, 聽聽就好, 還是要Do Your Own Research 的。畢竟遇到厲害的高手級別的朋友或顧問機會都是很低的。
錯誤10: 畏高不追高
當股價創新高時, 大多數散戶投資者都會因懼怕而不敢進場, 他們覺得股價對他們而言太高了, 希望價格能夠跌回以往的水平。投資者應該要克服這種畏高心態, 才能理性思考, 做出好的投資決定。大部分情況下, 市場都是對的, 出現股價創新高, 背後都是有合理的理由的。
錯誤11: 虧損不止損
止損對於新手投資者來說, 是個很難作出的決定, 原因在於人性, 不願面對失敗承認錯誤。如果投資者能夠在虧損還小的時候就止損, 可以防止虧損變得大得不能承受。可是, 新手投資者都會在虧損的時候固執地等待, 希望價格能夠重返他們買入時候的價格, 直到虧損變得大得不能承受。
錯誤12: 賣掉賺錢的股票, 留下虧損的股票
大多數散戶投資者看到股票有小小的盈利便急於賣掉, 但是, 對於虧損的股票, 他們會一直持有。如此一來, 他們的帳戶就只留下虧損的倉位。正確的投資態度應該是相反的, 把虧損的股票止損賣掉, 把有盈利的股票留下來。Let profit run and cut loss short!
錯誤13: 過度重視交易稅和費用
香港的投資者不需要為投資賺到的錢繳交利得稅或資產增值稅, 但對於大多數國家, 投資交易賺到的錢是要繳稅的, 長線投資賺的錢要繳資產增值稅, 短線交易賺的錢要繳利得稅。為了繳納少一些的稅款而把倉位變成長線投資是不明智的。有些人為了省很小的券商費用而延遲買賣決定, 也是不明智的。
錯誤14: 錯誤運用期權
不少散戶投資者為了快速致富, 買入即將到期的股票期權。這些期權波動性較高, 時間值流失很快, 是不利投資者的。較長期的期權才是對期權持有方有利的。有些人甚至「裸賣」期權, 即在沒有股票的情況下賣出期權, 這種做法風險無限但利潤很小。
錯誤15: 不願意下市價單
新手投資者不論買賣都喜歡下限價單, 不想下市價單。限價單能使交易以更優的價格成交, 但通常只會相差一個價位, 使用限價單可能會使交易未能成交。如果投資者堅持以限價的方式買入, 可能會買不到而後悔莫及。對於止損單, 更應該是用市價單的形式止損, 以免止損時止不到。
錯誤16: 沒有制定交易計劃
大多數散戶投資者沒有為自己制定一套交易計劃, 導致他們做任何投資交易的時候都猶豫不決。交易計劃包括交易策略和資金管理兩方面。資金管理是關於每個交易用多少%的帳戶資金, 而交易策略是關於何時進場、出場、止損、止盈的問題。有了交易計劃中的規則, Plan your trade, Trade your plan, 投資者便不會猶豫不決。
錯誤17: 不能客觀看待事情
大多數散戶投資者都只關注自己的觀感喜好, 而不是大眾的喜好。不同人有不同的品牌喜好, 投資者應該要買能夠不斷賺錢業務成長的公司的股票, 而不是因為個人喜好和經常使用該公司的產品而買它的股票。市場主流喜愛的品牌的公司盈收通常都是較可靠的。
錯誤18: 被不重要的事情影響判斷
不少散戶投資者會被突破跳出來的消息影響判斷, 但這些消息根本不是什麼重要的消息, 如一般新聞公告、公司宣佈增加派息、股票分拆等等, 都是經常發生的事。沒有經驗的投資者因為害怕Missing Out, 又不會過濾資訊, 常常被新聞消息影響投資情緒, 從而影響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