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這篇文章是《梭羅斯投資祕訣》(Invest first, investigate later : and 23 other trading secrets of George Soros, the legendary investor) 一書的重點內容整理。這本書描繪了這位金融怪傑的軼事和觀念, 透露這位傳奇人物的操作秘訣和策略, 並總結其成功投資的能力, 相信對希望尋求新觀念和新方法的投資人士有莫大的激勵作用。這本書的內容有點深奧, 筆者盡量以淺白易懂及簡短文字作整理。作為小散戶, 我們的交易方式不可能跟索羅斯一樣, 但是有些交易觀念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以下是此書的24個關鍵內容:
索羅斯認為人對於事物的看法必定存在扭曲, 索羅斯在讀書時期對很多哲學家會思考的學問感興趣, 不停增進知識, 後來他發現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為人是不能絕對的客觀。心理學有個名詞叫「錨定效應」, 指在人的思考過程中會參考某個基準點, 但這個基準點往往不是客觀事實。既然如此, 索羅斯認為倒不如研究參與金融市場的人群會出現的認知缺陷, 把這些現象化成投資交易理念更為實際。
索羅斯不認同傳統經濟學中的供給和需求曲線決定市場價格的理論, 他認為應該反過來說, 供給和需求會受市場價格的影響。索羅斯認為, 市場參與者不能完全掌握所有資訊, 任何情況下, 供給和需求都是不確定的。當投資者參與市場, 會抱著某種期望, 他們依據他們的預期在市場買進賣出, 形成市場價格, 然後市場走向決定了供給和需求狀況的轉變, 了解市場參與者的預期對判斷市場走勢更有幫助。
索羅斯不認同某些經濟學所講的「效率市場假設」, 這個假設相信投資者是理性的, 認為股價已經反映了一切可以獲得的資訊。索羅斯認為投資者沒有可能取得所有正確的資訊, 即使有正確的分析工具, 人們對於事物的看法必定存在扭曲。索羅斯認為這想法太過簡單, 投資者一旦置身市場, 面對價格波動風險, 真實情形會是坐立難安、緊張萬分。這個世界不是合乎理性的, 市場並沒有所謂的效率。
索羅斯認為投資者無法取得完全的市場資訊, 無法完全地瞭解市場, 我們所有的認知都會遭到扭曲或有缺陷。因此, 金融市場的運作, 不是一個合乎理性或邏輯的遊戲。索羅斯雖然關注總體經濟和基本面數據, 但他的分析更像是心理面分析。索羅斯觀察市場參與者的認知和實際的事件之間的差距, 如果差距很小, 他會跟隨趨勢; 如果差距很大, 他會認為是崩盤的前夕, 做逆勢的時機。
相信理性和邏輯的人認為投資者參與金融市場時, 是在預測市場未來的走向, 但索羅斯不認同這觀點。索羅斯認為是投資者的期望塑造了市場未來的發展, 投資者依據他們的預期在市場買進賣出, 形成市場價格, 是一種自我實現, 信念會改變事實的現象。這給人產生一種印象, 讓人覺得市場準確地預測了未來的發展, 但事實上, 不是目前的期望吻合未來的事件, 而是未來的事件被目前的期望所塑造。
索羅斯認為金融市場價格波動, 充滿不確定性, 是由於投資者對基本面數據或所獲得的資訊有誤解或偏見所導致的。索羅斯認為金融市場中的因果關係不是市場資訊直接引導到價格變化的, 而是從市場資訊到投資者的認知, 再從認知到價格變化的。投資者的認知決定股價, 他們的認知不只受到事實資料的左右, 也是情緒的產物, 必然存在某些偏見。
投資者依據他們對市場資訊的認知在市場操作, 出力去塑造未來, 但人是沒辦法只把思想侷限在事實上, 會有自身的想法和情緒, 使得偏見和誤解出現。索羅斯對於觀察群眾的偏見很感興趣, 因為當認知和真實間的差距很大時, 事件往往失去控制, 出現連續漲跌不停的現象, 一窩蜂追隨的趨勢行為, 是使市場急劇崩跌的必要條件, 索羅斯認為這種狀況很容易發生, 想要賺錢就要善用這種不穩定狀態。
索羅斯不認為在金融世界上, 有任何數學公式或指標, 可以說明股價將有何種表現。索羅斯認為股票市場運作的基礎不是邏輯面, 而是心理面, 是群眾本能推動了市場價格。很多投資者在股價歷史資料中, 不斷嘗試開發指標, 深信這樣做就能找到聖盃, 索羅斯卻不以為然, 他認為市場心理面分析更重要, 投資要訣是要找出市場亂在何處。
索羅斯認為市場價格是由投資者的群眾心理推動的, 一旦形成趨勢, 市場動能不停壯大, 形成一個漲跌週期。這個漲跌週期有6個階段:
1) 趨勢還沒被確認。
2) 趨勢已被確認, 隨著趨勢出現, 投資者出現偏見, 趨勢和偏見彼此強化, 使價格越走越遠。
3) 趨勢和偏見禁得起各種市場消息的考驗, 趨勢愈來愈強, 偏見愈來愈誇大。
4) 偏見和趨勢打敗了各種市場消息的考驗後, 投資者的信念會增強, 出現趨勢加速期。
5) 當投資者發現市場價格與均衡價格背離很大時, 頓然認清真相, 走勢來到極點。
6) 市場價格如鏡像般往反方向走。
索羅斯認為只要趨勢存在, 偏見和趨勢就會彼此交互作用, 使得偏見變得愈來愈強, 一旦趨勢確立, 就會一路前行, 直至轉折點出現。
以上的漲跌週期並非一直發生, 需要出現一個「反射關係」才會發揮作用, 意思是只有在市場價格找到某種方式影響基本面時, 連續漲跌不停的過程才會發生。出現「反射關係」時, 市價便不只反映基本面, 它們本身甚且成為基本面, 而影響到價格的波動, 這個過程使金融市場形成繁榮期和崩跌期。價格倒頭來影響基本面, 可見索羅斯是不按傳統規則思考的。
索羅斯認為群眾總是跟隨錯誤的趨勢, 但他也認為群眾跟著某個趨勢走有時是對的, 事前無法知道對錯。索羅斯獨特的投資風格是: 先形成一個假設, 建立小倉位去測試這個假設, 然後等市場證明那個假設是對或錯。如果假設無效, 就馬上止損出場; 如果假設正確, 他會做起更大的倉位。「 先投資, 再調查 」成為了索羅斯的投資金句, 雖然這句話有點違反直覺, 但教了我們投資不是放下倉位不管的。
索羅斯的拍檔 Jimmy Rogers 曾公開地說: 「 我們對一家公司下一季會賺多少錢, 或者 1975 年的鋁出貨量會是多少, 不是很感興趣, 我們比較感興趣的是整個社會、經濟、政治因素會怎麼改變某個行業或類股一段時間內的命運。」索羅斯關注大格局、大週期, 他的投資風格融合了智慧、勇氣、冷靜和直覺。
索羅斯認為投資者的自信很重要, 很多投資者因為擔心所做的投資變糟, 只敢做很小的倉位, 他認為投資者所犯的最大錯誤, 不是太過大膽, 而是太過保守。索羅斯曾說:「如果股價上揚,買更多就是, 做對或做錯並不重要, 對的時候賺多少, 以及錯的時候賠多少, 才重要」。有時候, 投資者對市場趨勢的觀察是對的, 但沒有充分掌握機會。
所有的經濟數據、市場資訊都是表面的, 索羅斯認為對這些資訊絞盡腦筋做分析, 終有極境, 之後得由直覺本能處理市場的不確定性。想比大部分人更瞭解金融市場的因果關係, 就要傾聽世界金融領袖的話, 從金融世界領袖的公開聲明, 以及這些領袖所做的決定中, 察覺出趨勢、動向和節奏, 做到站對邊而不FOMO。
索羅斯的成功的關鍵之一是懂得何時放手, 承認自己犯錯, 他表示寧願太早平掉某個投資倉位, 而不要太晚才做, 不要過於擔心別人眼光, 怕被人認為思慮欠周, 確保你能生存下去, 以後再煩惱賺錢的事。很多人很難接受虧損的結果, 不願意止損, 但索羅斯即使面對龐大的虧損, 也不會扛單扛下去, 因為他有足夠的信心, 相信能夠捲土重來。
索羅斯對失敗或犯錯不抱負面態度, 他表示: 做錯事不丟臉, 錯誤變得明顯時不去矯正才丟臉。投資者要曉得自己犯了錯, 找出自己什麼地方算錯了。索羅斯認為建立倉位後, 不要不動如山, 要不斷張開眼睛觀察、不斷監視、不斷檢查。如此一來, 影響倉位的事情真的發生時, 他已提高警覺, 隨時做好準備, 設法瞭解週遭到底發生什麼事。
索羅斯表示: 冒險沒關係, 但千萬不要拿全部家當賭下去, 這樣一來, 冒險的時候, 就不必擔心萬一失敗, 會賠上身家性命, 要給自己留下東山再起的餘裕, 優秀的投資者不該遊走在投資的危險邊緣, 但有錢可賺時, 也不要呆站一旁。這個承擔風險的態度是索羅斯的投資智慧, 使他能在市場中長期成功。
索羅斯擁有極佳的耐性, 而耐性往往是投資者所欠缺的。對索羅斯來說, 投資是個長時期的戰鬥, 有時候, 市場價格會盤整很久, 不是消息一出來, 利率變動後, 趨勢會馬上顯現。索羅斯表示: 要成功, 你需要一段時間, 緊緊纏住你的雙手, 不交易, 休閒娛樂休息一下。
股價往相反方向走, 倉位出現虧損時, 投資者所做的最糟事情, 是壓抑自己的情感, 宣稱自己沒有犯錯, 虧損的倉位一直放著。索羅斯認為這樣做一點好處也沒有, 最好承認自己犯了錯並且毅然平倉, 把賠錢的反應深埋心裡, 只會使事情變得更糟, 投資者必須曉得該怎麼承受這些損失, 如何忍受那樣的痛苦, 否則, 就沒辦法長久玩下去。
索羅斯的成功關鍵在心理層面, 他了解群眾心理, 知道投資群眾的認知會出現偏見和缺陷, 投資群眾會一窩蜂追隨趨勢, 容易造成市場價格波動的不穩定狀態。然而, 索羅斯本人是很自律的, 不會跟著瘋狂。紀律不單是關於交易什麼, 事前有否做足夠的分析, 更包括買進後的事, 因為事情會變, 價格會變, 情況會變, 投資者有責任不斷重新思考所建的倉位。
索羅斯認為對沖避險很重要, 避免市場價格的大幅波動令投資組合出現大幅虧損。因此, 他推崇避險基金, 避險基金採取的策略, 是做多某個標的, 同時做空相關的標的, 令整個投資組合波動減少。一般投資者未必能採取避險基金的策略, 但我們可以善用各種期權策略。
索羅斯成為了知名人物, 人們稱他為金融大鱷, 把焦慮和憎惡投射到他身上, 但索羅斯說他只是在做交易, 沒有企圖也不能影響匯價, 他的資金與全球外匯市場的規模比起來, 只是小巫見大巫。索羅斯懂得謙虛低調, 他不是為了向別人宣稱能看透市場, 為知名度而交易的。
槓桿是雙刃劍, 一個市場新手小白, 沒有什麼市場經驗和財務智慧, 沒有經過深思熟慮之下利用槓桿, 一個不利的小波動, 可能擴大到演變成很嚴重的財務衝擊。可是, 有經驗和財務智慧的投資者, 對自己的分析有信心, 能承擔風險, 就應該明智地去利用槓桿, 善用槓桿以提高報酬率。
索羅斯的分析方法是由上而下的分析, 先分析總體經濟, 然後選出需要關注的行業, 再從行業中選取最好的和最差的公司的股票。索羅斯認為行業中最好的公司, 它的股票, 每個人都想購買, 買盤進來, 自然就會推高股價; 行業中最差的公司, 如果終於否極泰來, 股價翻揚, 可以賺很多錢。身為一般投資者, 抄底最差的股票對我們來說很危險, 未必合適, 但我們可以選擇行業中最佳的, 最有動能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