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牛熊週期? | 股市幣市週期分析

by beecryptostock
0 評論
bull market bear market

牛市是指股市的上升期, 市場上一片樂觀的情緒, 認為市場價格會持續上升; 熊市是指股市的下跌期, 市場上一片悲觀的情緒, 認為市場價格會持續下跌。將市況按趨勢劃分為不同時期, 起源於道氏理論 (Dow Theory), 根據道氏理論, 股價趨勢可劃分為基本趨勢、中期趨勢及短期趨勢, 牛市及熊市屬於基本趨勢。而牛市可劃分為牛市三期; 熊市可劃分為熊市三期。

牛市的三個階段

牛市一期: 機構買貨期, 是牛市的開始, 這時經濟處於不景氣, 市況低迷, 但開始有反彈跡象, 機構投資者進場, 但散戶大多離場觀望, 漲勢不大。

牛市二期: 市場活躍期, 這時經濟數據轉好, 無論價值投資者或技術派投資者皆在此時期進場, 成交量增加, 是三個牛市時期當中歷時較久的。

牛市三期: FOMO期, 此時投資情緒過份樂觀, 全民炒股炒幣, 成交量大增, 所有東西「雞犬升天」。

熊市的三個階段

熊市一期: 機構出貨期, 精明的資金開始撤離市場, 熊市一期緊接牛三, 投資者難以分辨, 當時市場仍然樂觀, 相信只是牛市的調整。

熊市二期: 市場恐慌期, 越來越多投資者感到不妥, FUD – Fear, Uncertainty, Doubt, 出現恐懼、不確定性、懷疑, 但不少人敢於抄底。

熊市三期: 投降拋貨期, 熊二時雖然恐慌急跌, 但一部分人仍然保持樂觀敢於接刀, 然而熊三時持續下跌的市況逼使投資者全面清貨。

所有的投資理論皆在分析層面, 而實際交易是應用層面。這篇文章的下半部分將討論一些應用時會遇到的一些問題。

為甚麼人們總是愛爭論現在是哪個時期?

大多數時候, 市況是明顯可分辨的, 但有時些時候要細分市況屬於哪一個時期並不容易, 特別是轉折時。道氏理論中, 基本趨勢包含了中期趨勢, 中期趨勢與基本趨勢方向相反, 即牛一二三之間會出現短暫跌市, 熊一二三之間會出現短暫升市。所以實際上是很難分辨的, 有些人會覺得當時已是牛三, 但另一些人會覺得牛二還未完成, 有些人覺得當時是熊三, 但另一些人堅持只是熊二, 造成不同人有不同意見!

那麼, 有甚麼建議嗎? 要如何利用學到的知識?

投資的術語還是要知道要認識, 否則別人談論甚麼就會不知道, 談論市況是經常遇到的事, 筆者希望大家能理解各種理論及投資知識。筆者建議大家不要跟別人爭論市況, 更不要因此影響到自己的操作, 每個人的分析和使用的策略都不同。 道氏理論所談的牛熊週期是屬於一種盤勢理論, 而不是交易策略。而且, 它有主觀成分, 難以透過過往圖表觀察。如果要研究歷史數據而不是當下的分析, 客觀的方法如平均線會更為適合。

有其他方法分辨牛熊週期嗎?

筆者之前在其他文章介紹了另一種分辨牛熊市況的方法, 說是牛熊分界線, 它是一條長均線, 均線之上是牛市, 均線之下是熊市。此方法雖然簡單但實用, 方便對歷史價格進行分析及制定交易策略。

是不是所有東西都有牛熊週期?

不是所有東西都有牛熊週期, 你會聽見別人說股市現在是牛市或現在是熊市, 但如果說大豆是牛市, 小麥是熊市就會很奇怪。牛熊週期是用來形容有機構投資者吸籌和拋籌兩個不同時期的市場。股市是個典型的例子, 不論是基金、大戶或散戶投資者都希望能在牛市進場, 囤積貨源, 繼而在市況轉差時拋出, 待市況轉好時又重新進貨, 如此一來便出現牛熊的週期循環。此情況也出現在比特幣市場, 比特幣漸漸受到機構投資者的關注, 有大戶和機構投資者會趁市況低迷開始吸籌, 繼而在市況過熱甚至轉差時拋籌, 形成了週期循環。對於其他的商品市場, 如原油、大豆、小麥等, 用牛熊週期來形容是不適合的, 因為即使是機構投資者, 也只是做期貨的短線交易。雖然在技術表達上, 有時還是會使用到牛熊兩個字, 如價格在均線之上是牛, 價格在均線之下是熊, 但這是技術層面上的表達方式, 跟大週期循環無關。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