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使用基本分析的優缺點 | 注意這些交易者面對的陷阱與邏輯謬誤!

使用基本分析的優缺點 | 注意這些交易者面對的陷阱與邏輯謬誤!

by beecryptostock
0 評論
陷阱

上一篇文章提到, Jack Schwager 的見解認為, 成功的交易者可能是1) 純基本分析者, 2) 純技術分析者, 3) 兩者結合使用者, 三種情況都有可能。不過, 他建議每位交易者都應該學習基本分析, 即使是技術分析者, 也能從中獲得優勢。然而, 他指出依賴基本分析做交易決策很危險, 陷阱太多, 容易得到不完整資訊, 大眾普遍會犯邏輯謬誤, 造成錯誤結論。Jack Schwager 在書中綜合了使用基本分析帶來的五個優點和三個陷阱。

基本分析的五個優點

  • 基本分析能提供價格走勢圖表以外的資訊,以了解市場行為發生的原因, 例如下跌行情後出現漲勢, 究竟是超賣情況還是多頭陷阱, 在價格形態上很像, 這時候納入基本面資訊對交易決策有幫助。
  • 所有技術指標和圖表訊號都是滯後於市場的, 某些基本面資訊則有預示作用, 懂得兩種分析方法比純粹懂得技術分析更有優勢。
  • 技術分析對所有交易訊號「一視同仁」, 然而, 交易者可以根據基本面資料加大投資或減少投資部位。
  • 雖然以技術分析做決策, 但若果了解價格走勢的基本面因素, 會更堅定持有獲利的倉位。
  • 可以觀察市場對於基本面消息的反應, 作為一種分析, 利多不漲或利空不跌是反轉訊號。

基本分析的三個陷阱

Jack Schwager 歸納出基本分析的三大陷阱, 他認為使用基本分析比使用技術分析更需謹慎, 他指出基本分析的方法本身蘊含著極大的風險, 使用者會堅信最初的預測, 使倉位有加碼的理由, 會令交易者越陷越深墜入死亡陷阱, 不論「買進持有」或「放空持有」的交易策略都容易演變成災難。因為交易者不知道基本分析存在的限制, 即使有正確的資訊和分析還是會出現以下問題:

進出場時機掌握不佳:

即使交易者獲得正確的基本面資料, 做了正確的分析, 得出評估的合理價格, 如果市場價格低於合理價格應該做多, 反之則應該做空。市場最終會回到合理價格是沒錯, 但是市場回到合理價格的方式可以是先暴漲後崩跌或先崩跌後暴漲, 而且市場反應不是化學反應, 基本面的因素不會立即反映, 可以是三星期後, 三個月後, 甚至三年後, 有效的交易策略應結合技術分析和資金管理。

基本面遺失的因子:

總是有些因子在基本面資料中是沒有的, 例如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心理需求是很難量化的, 不同時期會受到特定事件影響, 如果不考慮心理面, 預測的價格可能高估或低估。Jack Schwager 在書中給的例子都是商品期貨, 其實這道理在股市也適用的。讓筆者舉一些例子, 股票長線投資者會看PE值, 但近十年PE一直處於漲勢, 如果只參考歷史PE堅信可等到便宜貨, 便錯失多年時間了。其實PE值也跟投資者的心理面有關, 不同時期投資者心中的合理PE值會有所不同。如果基本結構出現變動, 當我們察覺時, 價格已然完成一波重大的走勢。

沒將意外事件納入考慮:

讓筆者舉一些例子, 天災和戰爭會導致意外的發展, 政府突然宣佈限制某產品的進出口, 或突然對某產品大量出口, 都是會影響市場價格的。例如戰爭會令油價暴漲, 出現嚴重寒冬會拉升天然氣價格, 政府公佈數據後, 經常會造成重大的價格反應。相信價格預測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應該有適當的停損點和時刻修正對市場的看法。

讓筆者做個總結, 基本分析是讓交易者了解市場情況, 所處的經濟週期, 知道市場行為發生的原因, 以幫助交易決策, 但是交易者必須知道基本分析存在的限制, 避免堅持得到正確的預測而墜入死亡陷阱。

以下幾個邏輯謬誤, 不是新手交易者的專利!

在看待基本面資料時, 以下的幾個邏輯謬誤, 不論新手、老手、新聞媒體都會犯的。

邏輯謬誤1 — 將基本面資訊作為進出場訊號

基本分析利用基本面資料, 通過計算得出評估的合理價格, 市場價格會高於或低於合理價格, 基本分析以市場最終回到合理價格作預測, 不過, 以此作為交易訊號是個錯誤。 如果根據報章媒體的文章、新聞報導或小道消息進行交易, 通常會輸得很慘, 即使深入研究發現價格真的高估或低估, 由於基本面的因素不會立即反映, 不考慮圖表走勢急於建倉容易招損失。

邏輯謬誤2 — 由真空的角度看待基本面資訊

假設現在某商品的價格是$30, 現在供給大於需求, 預期市場出現空頭走勢, 然後價格果然下跌, 在價格是$20時, 新聞媒體會報導因為供應過剩導致價格下跌, 然而, 在價格是$15、$10甚至$5呢? 新聞媒體的解釋將會一樣, 我們會接收到一樣的資訊, 而事實上, 市場經常出現超賣情況的。我們可能會在超賣情況得到「利空」消息或在超買情況得到「利多」消息。我們需要運用邏輯思考, 現在的「利空」消息真的利空嗎? 現在的「利多」消息真的利多嗎?

邏輯謬誤3 — 認為價格不可能低於生產成本

不要不信邪, 生產成本不是市場價格的支撐因素, 因為一種商品在完成生產之後, 市場根本不關心它的生產成本, 價格是由供需關係決定。在某些市場, 即使賠本, 生產者也只能接受市場價格拋售, 收回部分成本。當然, 生產者持續無法獲利會減少產量甚至倒閉投降, 但大多數情況下, 市場價格低於生產成本一段時間後, 才會引起產量減少, 所以不要以生產成本作支撐位置。

關於資料分析的邏輯謬誤書中還提及很多個, 以上三個筆者認為對於股市、商品期貨和加密貨幣市場也適用, 所以只挑了其中三個講解。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股幣小密蜂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